DADL-20250927梯次
活動報名截止日 2025/08/10
「寧願燒盡,不願朽壞」(Rather burn out than rust out)
馬偕他的日記如此寫道「約下午三點, 船進淡水港靠泊, 我心激動,立刻明白這裏就是在等待我來到的地方, 在這之前從未有人在此宣教。噢! 真的讚美神! 我心欣喜,真想鼓掌跳躍! 美麗的淡水! 我心感激不盡」。當然馬偕最受主的感召,彷若有個平靜且清晰的聲音對他說:『此地就是了』,他已知道這是上帝要他服務終身的地方。
誠如他所寫下的《最後的住家》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 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 我一生的歡喜攏於此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 從雲中隙孔觀望全地
波浪大海中遙遠的對岸 我意愛在此眺望無息
我心未當割離的臺灣 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
我心未當割離的臺灣 我一世的快樂攏於此
盼望我人生的續尾站 從大湧拍岸的響聲中
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裡面 找到我一生最後住家
我全心所疼惜的臺灣 啊」
1873 年10 月21日,馬偕第一次從淡水出發翻越三貂嶺古道來到頂雙溪,開啟了在淡蘭古道的旅行與宣教。當時台北往宜蘭可循水陸二徑,宜蘭的縣治在前清時期只有宜蘭縣以及頭城分縣,頭城因為海港深,大陸來的商船均可泊漁港內,平埔族的「打馬煙」人口稠密,馬偕也在這「武暖社」「番社頭」兩地開始設教。正如同他的台語詩道盡對於這塊土地的珍愛,馬偕博士也如這首詩一般,將一生奉獻給臺灣,死後也長眠在這裡,馬偕走過的路,讓我們可以在這裡追思、懷想,感念馬偕留下的美好腳蹤。
08:00 淡水捷運站金色水岸
馬偕上岸處
馬偕銅像
偕醫館
淡水教會
馬偕租屋處
牛津學堂
牧師樓及姑娘樓
猴硐
金字碑古道
牡丹
雙溪<宿>
【步行約8km,海拔落差約300公尺】
位於淡水郵局後方、星巴克正前方河岸處,豎立馬偕銅像一座,這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陳愷璜先生作品,以馬偕上岸為意象設計,其中馬偕手捧聖經跪在地面上禱告,身旁是他搭乘而來的小船,象徵150年前的馬偕,來到了淡水。
牛津學堂又稱為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位於真理大學內。馬偕博士於第一次回國述職時,由故鄉的牛津郡居民共同募款所建造。1881年,由馬偕親自設計及監工,建造後以取名為里學堂大書院,以紀念家鄉牛津郡。現為真理大學校史館,於1985年8月19日被內政部評定為臺閩地區第二級古蹟。
馬偕從淡水出發,搭乘小船沿著基隆河向上游,來到暖暖之後,沿著山路跨越重重山巒來到雙溪,在此之中,第一段沿著金字碑古道而行。
金字碑古道是淡蘭古道的三貂嶺段,是早期臺北與宜蘭間的陸上通路,步道岩壁上有著一座碑文:「雙旌遙向淡蘭來,此日登臨眼界開;大小雞籠明積雪,高低雉堞挾奔雷;穿雲十里連稠隴,夾道千章蔭古槐;海上鯨鯢今息浪,勤修武備拔良才」,並且在文詞詩句上塗以金箔,因此這條步道稱做為金字碑步道。
雖然馬偕的日記當中,對於金字碑古道的碑文未多作描述,但日記內描述了沿途豐富的植物、地形、動物等,讓人彷彿和他一起走過了這條百年古道。古道一路往上走到了探幽亭,還可以遠眺基隆嶼及瑞濱地區,視野與景致相當遼闊。
來到雙溪,這裡的教會仍保存著「耶穌聖教」石匾,據說馬偕總是自備寢具,投宿於[販仔間],但是這種旅店衛生差,他深為跳蚤所苦,於是買了一塊一百尺見方的地,蓋了一間草房以供來往居住。
一八七三年偕牧師從淡水到噶瑪蘭佈教,在此(頂雙溪)設中途休息站,積極向居民傳福音,並在鄉內行醫拔牙,福音漸漸在此滋長。第一所教堂在一八八七年三月完工,乃石牆茅草頂建築。
雙溪雙溪老街巡禮 (雙溪教會、渡船頭)
貢寮新社教會遺址
外澳沙灘
頭城教會
頭城老街巡禮
打馬煙
外澳
頭城
馬偕日記。1873年10月21日
「經過山間小徑之後我們來到海邊,然後我們整日在那裡旅行,直到傍晚到達頭城」~~馬偕日記~~
1873年10月19日,馬偕搭船前往基隆,隔日越過三貂嶺,一行人沿著頂雙溪、草嶺古道,再穿越山間小徑,下至海邊的大里簡,前後走了一整天才抵達頭城。此後多沿此路來訪這個他稱為「Kap-tsu-lan」的宜蘭平原,也曾乘船或由石碇入山、經烏潭至大溪。
「從打馬煙出發,中午前突然有陣暴風雨,幾乎持續一整天。我們下午5點離開草嶺,全程步行到頂雙溪,晚上九點抵達,一片漆黑。」~~馬偕日記~~
馬偕到宜蘭傳教,幾乎都會來到打馬煙,這是葛瑪蘭平埔族的舊社名,原本的意思是「火煮海水製鹽」,位於頭城以東之海邊。但一開始馬偕一行人並未被打馬煙社人接受,被居民趕,孤立,甚至被放狗咬,都是家常便飯。
直到後來,馬偕到其他番社拔牙傳教時,打馬煙頭目也在其中被治癒,才請馬街道村裡面講道,甚至捐出房舍做為禮拜堂,當時已是馬偕到葛瑪蘭傳教的第十年。
爾後,由於打馬煙社式微,信教人口也減少,最後併入頭城教會。原本建立在海邊的教會,也淹沒在大海之中。
報名活動須知與流程 |
野樵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活動報名實施辦法
B. 活動契約條款:
C. 活動取消之辦法: 請進入會員中心,點選“瀏覽參加旅遊記錄”,選擇欲取消之活動,填寫完內容後送出,將會有專人為您服務。 D.聯絡方式
|
參加本行程須知 |
參加本行程須知 確認是否完成報名手續,請注意以下二項要點:
如未收到系統寄給您的回覆信,表示您“未報名成功”請盡快與我們聯絡,我們將會派專員幫您處理報名問題。
為了讓您有一個快樂又充實的生態旅遊,以下幾項事情請您務必詳細瞭解與配合:
※活動費用包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