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講座,不必下單
請填寫google表單才算完成報名
📅 日期|2025年5月23日(五)
🕒 時間|19:00~21:00
📍 地點|野樵國際旅行社(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417巷40號)
🎤 講師|徐嘉君,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找樹的人-巨木地圖計畫」主持人
你是否曾想過,一棵樹可以高達70公尺以上,與摩天大樓比肩?你是否好奇,台灣森林深處藏著哪些未知的巨木奇蹟?
長年鑽研樹冠層附生植物的學者徐嘉君,集結各領域專家,展開尋找台灣巨木計畫,10年來不但成功實勘8株高度超過70公尺的巨木,更讓「尋找台灣最高的樹」成為台灣社會深感興趣的生態議題,喚起國人的保育意識。
「我幾乎每個月都會深入山林,有時不是為了做研究,只要煩悶了,就會去山裡。」身為樹冠層附生植物學者,他的田野位於高聳入雲的樹冠之上,為更了解樹冠的世界,自研究生時期,徐嘉君就開始自學各種攀登技巧。攀岩是攀附著岩壁移動,攀樹卻是騰空吊掛在樹枝上往上攀。別人是待實驗室一整天,他則是掛在樹上少則3、4個小時,長則近7小時。
從仰望到俯瞰,藉由攀樹看到不同世界,「一棵樹,從地面上看,跟上升到一個高度之後去感覺,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他認為,攀樹不是一種征服,在逐漸上升的過程中,能看見樹幹上的附生植物、其他樹木的樹冠層、遠方的山脊,還能感覺到四周溫度、濕度、光線,隨時都在變化。就像閱讀充滿細節的小說,一棵樹就是一個豐富的生態系,攀附其上的徐嘉君總能察知到諸多訊息。
徐嘉君開始與志同道合的攀樹好手,包括搜救專家、山郁嚮導等,一同探索台灣巨木的樹冠層。為此,他與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王驥魁教授合作,運用內政部的光達資料,發起「找樹的人─巨木地圖計畫」盤點全台灣的巨木,最終完成941株高度超過65公尺的「台灣巨木地圖」。
2017年,他邀請澳洲攝影師Steven Pearce團隊來台,為位於宜蘭棲蘭山區的台灣杉「三姊妹」拍攝等身照,「大家開始知道台灣原來有這麼棒的森林。」徐嘉君深感與有榮焉,團隊盤點出的941棵巨木資料,其生態意義仍持續探索與發表中,未來尋找台灣最高樹的旅程也將繼續進行,就像為了得知「充滿巨木的森林,含碳量到底有多少?」團隊召集了10多位公民科學家,在今年8月進入雪霸國家公園及新竹林管處交界的谷地進行調查,估測整座森林初步的碳儲存量,解謎台灣的巨木森林含碳量。
他盼望能讓國人日益明瞭─台灣巨木的偉大與森林之美,最終將讚嘆轉化為珍惜。
這不只是一場講座,更是一次用雙眼與心靈攀樹的旅程。讓我們一起,走進那片仍在呼吸的森林。
———
💬 室內座位有限,誠摯邀請每一位熱愛自然、渴望重新認識台灣森林的你,一起來聽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