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DL-20251010梯次
活動報名截止日 2025/08/31
「淡蘭古道」是清代淡水廳(今台北)到噶瑪蘭廳(今宜蘭)之間主要的交通路線,200多年前(西元1800~1900),正是北台灣漢民族開始由西部往東部發展的黃金時期。因為大量移民開墾,發展出官府疾馳送公文的(北路官道)、先民採買日用品、嫁娶時轎輦必經的(中路民道)與茶商往來大稻埕加工茶葉的(南路茶道)等三個交通系統。不管是吳沙入蘭開墾、楊廷理平亂、馬偕傳教……,他們的足跡都曾穿梭在這三條古道上,更獲得行政院核定升級為「國家級綠道」。因其壯麗多變的山海風光,以及歷史深厚的人文景觀,也被看好發展為台灣立足於國際的「朝聖之路」(西班牙登錄聯合國世界遺產的聖雅各之路),沿路可看到可追溯至侏儸紀時期的蕨類活化石「雙扇蕨」,以及上百座石造小型伯公廟。
此行程是淡蘭古道中路,北起雙溪柑腳,途經泰平及坪林三水潭、灣潭,再到宜蘭外澳,三天的時間共走了43公里,途經北勢溪、青潭秘徑、多孔橋、石砌土地公廟、群聚的雙扇蕨(侏羅紀恐龍時代的珍稀植物)以及為數最多的古道風光<新北市觀光局>。
08:30 雙溪車站 柑腳
威惠廟
崩山坑古道登山口
崩山坑古道
風口鞍部
保成坑古道
料角坑
北勢溪古道
三水潭
柑腳
【崩山坑古道】又名「柑腳泰平古道」、「柑泰古道」或「泰平古道」,在公路還未開闢前是柑腳與泰平居民採買物資、採煤礦、嫁聚迎親的往來道路,也是淡蘭古道中路重要的一段。登山口位於崩山一號橋右側小徑,沿著崩山坑溪步入古道,伴著潺潺溪水聲,風光十分明媚,一片翠綠蒼鬱,林相十分優美,途經古厝地、有應公廟、大埤古道及外柑腳山的叉路,循著稜線腰繞一段,抵達風空(風口)鞍部後,鞍部亦是柑腳山、東柑腳山、保成坑的叉路,續行古道路徑變得寬大平坦,經小溪、古老的石砌拱橋後,沿著溪岸小徑步出古道,抵達終點料角坑。
【北勢溪古道】位於坪林、雙溪交界附近的北勢溪上游,沿著北勢溪岸而行,故得此名,為淡蘭古道其中一段。北勢溪發源於雙溪與頭城交界山區,是翡翠水庫的上游,為台北市的民生用水來源,因此成為水源保護區,水質清澈,處處有碧綠小潭、小瀑,風景秀麗,是一條讓人難以忘懷的古道。古道沿著北勢溪蜿蜒,行經中正斷橋、中正石碑、礦務課基石、土地公潭、小瀑布、多孔橋等景色,古道平坦,綠意映然,沿途溪流蜿蜒,潺潺溪水相伴,十分悅耳,湖光山色,景緻美不勝收,是夏日清涼消暑的好去處。
柑腳三水潭
闊瀨古道
闊瀨吊橋
英速魔法學院闊瀨校區
枋山坑古道
中坑頭土地公
中坑古道
威惠廟
柑腳
【闊瀨古道】為雙坪古道的其中一段路線,與灣潭古道及北勢溪古道相接。古道沿北勢溪而行,除了可欣賞山林蒼翠自然美景外,還能享受由溪谷傳來的透徹清涼。
【枋山坑古道】古道分為二段,中間隔著產業道路,最後到達中坑頭鞍部,可連接中坑古道。在古道終點的福安宮附近立有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三方向指示石碑,石柱面上分別刻有「北 頂雙溪行」、「西 石碇行」、「南 闊瀨行」,是當時指引方向的重要指標,可看出此處是昔日闊瀨地區通往雙溪及柑腳的交通要道。
柑腳三水潭
灣潭古道
灣潭
烏山越嶺古道
坪溪頭
烏山62號
坪溪古道
石空古道
外澳
慶功宴
台北
【灣潭古道】早期居民多行經此道至外澳。灣潭古道修築至今約有200年的歷史,古道沿途山光水色風景秀麗,並且易於行走,近年來成為民眾出遊的熱門景點。灣潭古道沿著灣潭溪修築,坡度平緩,老少咸宜。古道沿途都有綠蔭遮蔽,潺潺水聲一路相伴,不時還能見到古意盎然的小巧廟宇和簡樸民宅,寧靜安詳的氣息讓人感到身心舒暢。
【坪溪古道】百年前為運送木材的林道。古道平坦寬敞,兩旁遍植柳杉林相優美,沿著坪溪而行,溪水清澈,緩緩流動,魚蝦水底悠游,翠綠林木環伺,綠意盎然,幽靜如畫,伴著溪聲潺潺,十分涼爽舒暢。
報名活動須知與流程 |
野樵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活動報名實施辦法
B. 活動契約條款:
C. 活動取消之辦法: 請進入會員中心,點選“瀏覽參加旅遊記錄”,選擇欲取消之活動,填寫完內容後送出,將會有專人為您服務。 D.聯絡方式
|
參加本行程須知 |
參加本行程須知 確認是否完成報名手續,請注意以下二項要點:
如未收到系統寄給您的回覆信,表示您“未報名成功”請盡快與我們聯絡,我們將會派專員幫您處理報名問題。
為了讓您有一個快樂又充實的生態旅遊,以下幾項事情請您務必詳細瞭解與配合:
※活動費用包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