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S-20250712梯次
活動報名截止日 2024/10/15
「你的家即是登山口」,全程177公里。
山海圳的另一個意義,任何人都能從自己門口,開始登玉山!
這一次,山海圳將從塔塔加鞍部出發,順流曾文溪,想像著水滴從源頭開始的旅程,一路向下。
從上游美麗的森林出發,順著蜿蜒的河谷,穿過原鄉,來到曾文水庫的庫區。
經過了建造百年的引水隧道,抵達了嘉南大圳
然後,在沿著網路的水圳,一邊往下一邊聞到海的味道
鹽水溪出海口
每一個從玉山而下的水滴
都嚮往的歸屬之處。
山海圳國家綠道,全段涵內海之路、大圳之路、原鄉之路以及聖山之路等四大部分;海洋帶來了生命,卻也帶來了戰役,從明清的海域爭奪到先民的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土地的苦痛串連了人文,也開啟了歷史;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的努力為嘉南平原的農業豐富了生命;鄒族人從玉山下型的傳說,最終仍從諸羅山、打貓等地往上遷徙躲避著漢人的逼迫乃至於現在的達邦特富野。而另一部分,冰河時期過後,台灣高山因封鎖而成為了植物基因庫,各項美麗的台灣特有種正在展演,島國孕育的生命,用力為我們展現它的美好。
山海圳啟程!朝望玉山,許一個水滴往大海的通路!!
從這個有著生態及歷史人文匯集的所在地出發,前往起點玉山登山口。站在聖山入口,將一路從台灣本島的心臟地帶的崇山峻嶺探索,將島嶼脈搏的跳動,與曾文溪溪流一同傳遞到海邊。
麟趾山舊名大竹山,若是要找一個容易到達、風景絕佳的步道路線,那麼麟趾山必定會被選為前三名。海拔高度2500-3000公尺,步道起伏不大,沿路是草坡和松樹林相伴,放眼望去群山環繞,玉山群峰就在飄渺虛無之間。仔細瞧瞧腳下,玉山佛甲草、玉山假沙梨、玉山杜鵑,可以辨識出他們嗎? 群山之間的楠梓仙溪,蜿蜒於群山之間,這是台灣流域面積最大高屏溪的起源,就在我們的身邊。
筆直的林木沿著舊鐵軌和枕木,延伸到看不見的盡頭。空氣中是冷冽的樹木芬芳,伴隨著薄霧,如夢似幻的場景及氣息,讓人彷彿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最輝煌的時候,人來往攜,經過的台車運載著林木,吆喝的聲音與台車經過鐵軌的隆隆聲,充滿了空氣之中。
這六公里的古道,引領每個旅人走過林場鐵路的百年興衰,也導引我們從三千公尺高山所在之處,來到原鄉之處的入口,特富野及達邦部落,鄒族最大的兩個部落,傳說中天神踏足在大地的第一個及第二個腳印。
獵人分享著老人家的遷徙,吟唱著千古傳下的古調,庫巴男子聚會所的生命禮讚,引領我們前進。
巨石坂,由上到下延伸一公里長,石板面上的壺穴,訴說著身為溪流河床的過去,也許,在石縫中,石板上,還能發現水流遺留的波紋呢。巨石坂上原來是蜿蜒的溪流以及茂密的叢林,然而1996年賀伯颱風的大雨,使這底下的大石裸露出來,大自然的力量,向我們展現了許多的不可思議。
里佳避難道路,連接了里佳和山美,過去在交通尚不發達的年代,這條路是兩個聚落互相往來相當重要的道路,走過單索索道,兩側竹林隨著清風吹拂發出沙沙的聲響,遙想百年之前這條路的盛況。近年來因交通便利,使得避難道路的使用度逐漸降低,不過也另一方面保留了這條路的靜謐和美麗。道路盡頭,終於來到曾文溪畔,溪旁的大石塊,沁涼的溪水潺潺,仔細瞧瞧溪水之中,也許會看到俗稱苦花的「鯝魚」。
茶山部落在鄒族語裡喚作珈雅瑪,意指山腰上的平原。茶山部落所在的地方相當有趣,往曾文溪上游的達娜伊谷、往楠梓仙溪的那瑪夏、以及往嘉義的大埔的道路,都匯集到這個部落裡。也許是這樣的地緣因素,這裡有鄒族人、漢族人、也有布農族人。而當地特有的涼亭文化,也展現在部落內,挑選一個涼亭,如果見到掛在裡面的水果,那是部落內居民讓大家可以直接品嘗的。在部落周圍,還能見到不可思議的自然景觀,水火同源,或是到附近溪流,沖洗路途的疲累。夜宿茶山部落,體驗部落為我們準備的特餐。
大埔舊稱紅花園,此一名稱起源於鄒族少女–紅花與漢族青年的一段愛情故事,村落為了紀念少女紅花,遂改名為紅花園,而大埔旅遊資訊站也使用鮮紅玫瑰花作為設計主題,以記錄這段歷史故事。
今天就循著曾文溪而下,由鄒族茶山部落走向漢人聚落,並聽聽紅花的故事吧!
藍綠色不帶有波紋的湖面襯托著巨大的水壩,枯水時節廣闊的草原隨風飄逸,在草原上飛舞的蜻蜓,偶爾飄飛的小雨,帶來風的呢喃。雨下過後,搭著船,乘著風,又是一番風情。以為看遍了水庫的每一個面貌,轉過一個角落,再看一次,又是一個新的景像。
來聽聽屬於曾文水庫的故事吧!水庫興建前,這兒是甚麼景象? 沉沒在水面下的百年前花草風土,又是怎樣的風景?
如果說曾文水庫是雄偉的氣勢,那麼來到烏山頭水庫,那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溫柔懷抱。從地圖上呈現珊瑚狀的湖面,橫亙連結曾文水庫和烏山頭水庫的東西口山徑。跨越過烏山嶺高點後,眼前的層山翠嶺,細細的溪流流過。西口小瑞士的竣工石碑、烏山頭發電廠、天井漩渦展現水利工程不只是硬梆梆的工程,因著環境而有最適宜的配置,將永續的環保理念期盼寄託在其中。
水庫大壩頂上,八田與一的銅像在湖畔邊靜靜凝視著水庫,這是將一萬多公里水圳和亞洲唯一半濕式水庫帶來嘉南平原的水利技師。在這兒,我們來聽一下他對嘉南平原的努力。
廣大的嘉南平原,數百年來平埔族人、荷蘭人、漢人、日本人在這裡來去,過去的看天田,貧瘠的鹽田,乃至今天豐收的穀倉,聚集的房舍,小而美的廟宇。順著水圳,以及過去的橋樑,走在歷史的道路上,我們也正在創造歷史,新港人從古在此定居,我們觀望著他們遺留給我們的歷史文物,望著水圳的分流,或許,你會在這兒體會到先民智慧,以及它們嘗試告訴我們的故事。
海尾朝皇宮,在清朝道光年間因開墾,由當地人所建立,歷經多次改建和擴充而有目前的規模。直到現在,仍是相當重要的文化和信仰中心,也從這裡開始,眼前的景象逐漸由水圳之路轉換為大海及魚塭。
十七世紀,鄭成功登陸鹿耳門,今日,來到鄭成功上岸的鹽水溪出海口。回首遠方的玉山,以及這長達177公里、高差3952公尺的朝聖路,連結了過去與現在,也連結了與這片土地的感情。
完成山海圳的雄心壯舉,我們,一起細細品嘗這九天來的溫度。
報名活動須知與流程 |
野樵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活動報名實施辦法 A.如何完成報名手續:
C. 活動取消之辦法: 請進入會員中心,點選“瀏覽參加旅遊記錄”,選擇欲取消之活動,填寫完內容後送出,將會有專人為您服務。 D.聯絡方式
|
參加本行程須知 |
確認是否完成報名手續,請注意以下二項要點:
如未收到系統寄給您的回覆信,表示您“未報名成功”請盡快與我們聯絡,我們將會派專員幫您處理報名問題。
為了讓您有一個快樂又充實的生態旅遊,以下幾項事情請您務必詳細瞭解與配合:
※活動費用包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