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EBC 珠峰基地營 D04:初見珠峰!薩加瑪塔國家公園、湯坡崎修道院 Tengboche Monastery 獻哈達
EBC 珠峰基地營的行程來到第四天,今天預計是我們第一天能看到珠峰真面目的日子(天公作美的話啦),也是我們能看到到和前幾天的山林景色完全不同的高山美景的日子。我們預計要從 Namche Bazaar 南崎巴札(3440M)走到 Tengboche 湯坡崎(3860M),除了幾段比較辛苦一點的連續上坡之外,有蠻多是河谷兩側的平緩上坡,讓我們可以好好欣賞一下兩岸高山雪景的絕美景色。
一早,南崎巴札小屋的晨光,喚醒了我。
順帶一提,這裡應該是最後有插座可以充電的小木屋點,大家得好好把握在這裡住宿的機會,將電氣設備充滿電力呀!
今天的早餐就在小木屋的大廳用餐。
這是鄰兵點的早餐,豆子加蛋還有土司。
這兒的草莓醬,嗯,不太像草莓醬(哈),雖然有一點點草莓的味道,但吃起來感覺就是個甜甜的果醬而已。
我的早餐選擇了土司、牛奶加玉米脆片,當然還有我天天點的咖啡牛奶。
目前為止看起來大家都適應的不錯,三餐大部分都有吃光光,看來還沒有開始受到高山症的影響。
吃完早餐,整理一下行李,準備出發。突然聽到外頭有人在大叫,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趕緊出去看一下!
原來,從住宿的山屋往後看,可以看到美麗的山景!
前兩天的登山行程,大多還是走在山谷間,所看到的景色與一般的山區差別不大。記得昨天下午來到南崎巴札時,整個山區霧茫茫一片,什麼都看不到,沒想到這麼美麗的山景,就在我們山屋的後方,這也是我們此行第一次看到這麼美麗的雪白山巔,大家都顯得非常興奮而印象深刻。
今天天氣真的非常不錯,感謝太陽公公賞臉,曬一曬太陽,身體也暖和不少。
在這麼美麗的山景下做早操,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呀。
回頭拍拍我們昨天住宿的山屋。
領隊楊大哥說明一下今天的行程與注意事項。
出發前的打氣是一定要的。
沐浴在陽光下的佛塔。
這裡的人家養羊是非常常見的唷。
出發囉!我們今天的目的地就在南崎巴札的上方,所以自然要先通過昨天晚上我覺的很像九份的市區,爬上長長的階梯囉。
今天的天氣真的很棒,心中暗自許願,希望今天能拍到許多美麗的照片呀!
南崎巴札熱鬧且色彩豐富的市區,看來就等我們從 EBC 歸來時,晚上再來這裡放鬆一下吧!
這個應該就是掛在動物運輸隊脖子上的牛鈴吧!好想買一條回家,這樣一聽到清脆的牛鈴聲,就可以懷念這一段在尼泊爾高山的日子。
南崎巴札中央的石梯一路向上,是不是真的很像九份!(笑)
南崎巴札是山中大城,也是許多登山路線的必經之地,所以登山人潮絡繹不絕,今天也不例外。
我們還在這裡遇到了同為野樵的登山團隊,我們是 EBC 的第四梯次,他們是第二梯次,已經登完 EBC 歸來,為我們加油打氣。從他們的臉上可以看到圓夢的滿足笑容,我們也要更加努力完成這段旅程,圓自己的夢。
在這樣的高度,一直爬石梯,其實也蠻喘的。
稍微爬上了一些高度,回頭眺望,看到了美麗的山景與南崎巴札。
在這樣的美麗山景前,隨處一站,就是個平常拍不到的帥照呀。
剛剛說到,我們遇到野樵 EBC 第二梯次的同伴,該梯次的領隊則是非常有名的雪羊,大家和他一起合影留念一下。
雪羊也和楊大合影留念一下。
離開了南崎巴札市區,開始往今天的目的地邁進。
這裡可以看到更完整的南崎巴札,山中大城南崎巴札真的好美呀。
從今天開始,一路上開始會有美麗的大山大景在我們的兩側陪伴我們了。
因為地勢相對比較開闊了,所以也可以遠眺看到我們即將要爬上的山頭。(怎麼覺得看得有點腿軟?)
在往我們的目的地「湯坡崎」之前,我們先轉個彎,來到此行中,第一次能遠望珠峰的地方。
來這裡會經過兩三道「薩加瑪塔國家公園」Sagarmatha National Park 的美麗大門,然後到達遊客中心,這裡是片平坦的高地。
如果運氣好的話,在這裡就可以遠眺珠峰囉!
我們今天運氣非常不錯,能見度非常好,遠方的珠峰正害羞的躲在雲霧的後頭。再等一下子,應該就有機會看到珠峰了吧。
這裡幾乎可以看到270度的美麗山景,這是我用手機的環景模式所拍下來的。
遠方的山嵐,在陽光的映射下,增添了幾分大山的神秘感。
在等侯珠峰撥雲見山的同時,看看廣場四週有什麼吧!
這個角度有一個紅色的雕像,許多觀光客都在與他合影留念。回來查了一下,原來這位是非常有名的「丹增諾蓋」,他可是最初登頂珠峰的兩位登山家之一,是一位非常厲害的雪巴人,人稱「雪山之虎」,難怪大家都要和他合照。
終於出現了,左邊那個雲霧籠罩的山頂,就是世界最高峰,珠峰(珠穆朗瑪峰、聖母峰)本人!!!現在就可以看到他,真是太幸運啦!
趕緊把握時間,和珠峰合照一下!
好了!此行目的已達成,已經親眼看到世界最高峰,了無遺憾,可以下山回家了…(大誤😆)
因為對第一次來到 EBC 的我們來說,四週的山長得都好像,所以楊大哥正在為我們說明,四週的高山名稱。大家也趁這個時侯在這裡稍微喝口水休息一下,並開心的與第一次看到的珠峰合影留念一下。
開心的初見珠峰之後,才想到我們的 EBC 之行才剛剛開始,繼續一步一步,慢慢的朝向 EBC 邁進吧!
山上的尼泊爾住民日常生活和我們是非常不同的,無論是穿著或是生活環境的用色也非常特別,其實非常好拍。如果在這裡待上一個星期,應該可以拍上不少非常有特色的照片吧。
前面的行程大都還是南崎巴札的市區以及市區的延伸,可以看到許多民居。接下來,就正式進入較高的山區範圍,山路旁就是懸崖峭壁以及深不可測的河谷,一路上陪伴著我們的,就是兩側四、五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峰巒疊嶂,雖然肉體走得很辛苦,但心裡卻是非常開心的。
爬山的同時,常常可以看到直昇機忙碌的穿梭在山谷中,無論是人員運輸或是急難救助,直昇機是在 EBC 山區中最快也是最便利(也是最貴…)的交通方式了。
之前就有提到,在這裡的尼泊爾住民裡,「porter」(挑夫)是他們的工作選擇之一,許許多多的嚮導一開始也是由 porter 做起,表現不錯的也有轉實習嚮導的,也有繼續揹下去,愈揹愈重的(有些大挑夫可以揹到6、70公斤,真的超猛的!),不過也因為這樣的選擇,從小就開始負重,所以身高普遍都不高。
在行程的路上,我遇到了一個小女孩 porter 正在路邊休息著(她揹的可能比我身上揹的背包還重),很好奇此時的她看著路上的登山客,心中在想著什麼呢?
今天的行程就是無止境的山路,不過其實這一段還算蠻好走的,因為沒什麼坡度,感覺就是在山區移動吧。
只有偶爾遇到一些階梯。
遠方的佛塔,在群山的環繞下,更顯得耀眼奪目。
這張是我在此行中,非常喜歡的照片之一。因為鏡頭加上 CPL 鏡之後,如果上遮光罩,會非常不好轉動,所以我把遮光罩收了起來。有一好沒兩好,收起遮光罩可能造成有時一旁的雜光跑進來,但在這張照片裡,右上角的陽光剛好變成一條條的光束,像 spotlight 一樣打在佛塔上,無奈的設定卻剛好收到這樣的美麗效果,讓我在整理照片時驚喜萬分呀!
在佛塔旁休息片刻,四面美景環繞,真是身心舒暢呀!
來幫同伴留個美照吧!
繼續往上爬,同團伙伴們非常有默契的,前後依次而行。
路上的另一座佛塔。
看到 porter 挑夫經過,趕緊讓路給他們快速通行,只能說他們實在太猛了呀!
EBC 是熱門的世界級登山路線,登山客不少。
禮讓另一種 porter 通行😆
一個動物貨運隊通常只有一位帶領者,使用不同音調高低的口哨以及吼叫聲來控制動物前進,人與動物的互動真是神奇呀。
這是馬匹的載人服務,如果走到一半你真的走不下去了,或是有緊急的安全事故需要人員的運送,也是可以呼叫馬匹的載送服務的。不過這服務價格不低,而且,就楊大哥的實際騎乘體驗來說(楊大哥下山的最後一天因為腰痛到不行,最後選擇騎馬下山),其實並不舒服,而且也是需要出力才不會讓自己掉下來的。(所以說,還是認命的,自己一步一步走吧!)
在這樣的好山好水前乘涼欣賞美景,和三五好友們喝個茶聊個天,人生暢快事,莫不如此?
喝口昨天在南崎巴札買的冷水壺(壺身還印著「Everest Base Camp」唷😆)裡的水,嗯,溫度剛好!
說我是登山菜鳥,從這裡就看得出來了。
爬高山時最好隨身攜帶兩個水壺,一個保溫水壺裝熱水,另一個一早出發時把熱水裝進去之後慢慢降溫,到休息地點時,冷水壺的水溫降到剛好可以入口的溫度,在寒冷的高山上喝熱水真的是非常過癮的事呀!若水涼了或是水不夠了,再從熱水壺中將熱水倒一些到冷水壺來,如此,就可以整天喝到溫熱的水囉!
感謝昨天晚上帶我去買水壺的楊大哥。
楊大哥點了這個當地的奶酪請大家吃,雖然有點鹹,但奶香味十足。
只是坐在椅子上欣賞風景,就可以看到這種五、六千公尺以上的高山美景,真正體會「坐看雲起時」的快感。
隊友突然發現,坐在一起的四個男生,全都穿著藍色系的外套,說我們是藍色小精靈🤣
繼續往前走,可以看到村莊裡的小市集,有一些傳統手工藝品的販售。
繼續出發,朝 Tengboche 前進吧!
原來這裡的高度已經有海拔 3600 公尺了。在這裡看到路線的分叉點,往另一側走是前往 Gokyo,據說是一個非常美麗的高山湖泊。我們此行的目的是 Everest Base Camp,沒想到還有 34 公里呀…
來到另一個聚落,看到年輕帥氣的 porter 正坐著休息一下。
EBC 已是高度開發的旅遊路線,沿路不用擔心沒有地方可以用餐休息。
路邊看到有著「高原之舟」稱號的犛牛,四肢強壯且腳蹄堅硬有力,如此才能在崎嶇多石的山區活動自如,身上厚實的毛皮也不畏懼寒冷及稀薄空氣,耐重、耐勞的特性讓牠深受當地居民的喜愛與信賴。
一般來說,這個高度應該都是還是使用一般的牛隻、驢子來運貨,還不會見到犛牛,通常會在海拔 4000 公尺以上比較容易見到,今天牠們可能是運貨或是載人下來吧。
再往前走一段,看到了有趣的畫面。
這對母子正在「挖糞塗牆」,將草食動物的糞便集中並徒手揉捏為圓餅狀後貼在牆上,準備風乾。在這樣的高山上,乾燥的牛糞其實是個寶藏,在藏語中稱為「久瓦」,也就是燃料的意思。
當地居民們會將新鮮的牛糞和麥稈混勻,並貼到石頭或牆上曬乾,曬乾後的牛糞不易碎且能持久燃燒,加上食草動物以牧草為食,因此燃燒的牛糞如同木材般,並不會產生異味(這是真的,後續翰斯在更高的高山木屋中圍著火爐取暖,並沒有聞到任何味道,還是別人告知我才知道原來火爐裡燒的是牛糞呢!)在如此低溫又空氣稀薄的高原環境中,不僅解決高原所缺乏的燃料問題,更是保護了生態環境。
走著走著,又看到神人 porter 了。這次,porter 揹的是厚實的大片木板(請收下我的膝蓋),山上所有的資源都需要靠人力、獸力一步一步的帶上去,當思來之不易呀。
途中仍然會經過許多吊橋,節省了不少下到山谷再過橋的時間與體力。
好不容易,到了第二個休息點,我們也遇到了野樵另一團剛從 EBC 下來的同伴,楊大哥請大家喝可樂,在高山上喝可樂就是爽快呀!
稍事休息一下之後,繼續出發往上爬。
這裡的連續上坡有點硬,調整好呼吸,一步一步慢慢走。
大家看起來體力都很好呢!爬上到休息點時,看起來還是一派輕鬆。
一路上遇到好多西方登山客呀,看來這條路線真的非常受到歡迎呢!
本文引自:「翰斯輕旅攝 尼泊爾︱EBC 珠峰基地營 D04:初見珠峰!薩加瑪塔國家公園、湯坡崎修道院 Tengboche Monastery 獻哈達」 點擊前往查看全文